“精益”之光温暖制造业寒冬
e-works 江艳芬
2008年11月27~28日,主题为“数字化技术支撑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HP workstation 2008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国际峰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安世亚太副总裁田锋先生亲临会场,和参会人员一起分享“精益研发体系”的理念、方法学,并诠释了精益研发技术和精益研发平台。借会议召开之机,e-works记者就会议主题邀请他谈谈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危机之时应该如何出招。
辩证的冬天
这是一个辩证的冬天。过冬会让市场变得更规范,更理性,净化市场。依靠投机取巧获利的企业和那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小企业将不再有是生存空间,冬天过去留下来的企业个个都是实力派。
记者: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的制造企业表现出一些疲软的迹象,请问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冬天来临?”这个问题?您认为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田锋:这是一个辩证的冬天。冬天不完全是坏事,特别是当今的中国。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一直被要求向自主研发的高端制造业转型,一是为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二是为了节能、降耗和治理污染。但是这些呼吁很多都是停留在口头上和纸面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因为企业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存在退路,必然没有改革的动力,毕竟改革需要勇气,创新需要成本,自主研发非一日之功。只有少数有眼光的企业家,或者遭受了损失的企业才开始走上了转型之路。但星星之火并没形成燎原之势,因为环境并不具备。此次冬天来临,把许多低端制造企业置之死地,也许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企业要猛醒,适时转型。国家也要清醒,在审批新企业的时候,做好把关工作。全国大力推行自主创新的手段与方法,从政策和财政上鼓励企业采用这些新技术和新手段。
过冬不完全是坏事的另一层意思是,过冬会让市场变得更规范,更理性,净化市场。依靠投机取巧获利的企业和那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小企业将不再有是生存空间,冬天过去留下来的企业个个都是实力派,这对消费者来说一定是好消息。对这些企业来说,也许会欢迎过冬。前一段时间钢铁价格下降很离谱,所有的人都在同情钢铁企业。但出人意料的是,大型钢厂反而希望这种低价格再保持长一点的时间。
所以我们现在看的负面影响——譬如人所共知的就业问题和GDP的下降问题——都是暂时的。我相信稍长一点时间来看,积极的影响终将展现出来。中国制造业的转型速度在加快,国家也在发力,希望在不久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制造业。
记者:您认为此次危机对企业信息化而言是机遇还是灾难?为什么?
田锋:这还是一个辩证的问题。危机犹如大浪淘沙。不切实际的信息化项目和信息化的从业公司在此次淘沙中将无以遁形,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信息化项目和从业公司将在此次淘沙中展现金子的光芒,会在此次危机发挥巨大威力,也许成为企业过冬和争取过冬食物的有力武器。到底是灾难还是机遇,不是危机说了算,而是企业和从业公司自己说了算。
记者:在当前的环境下,您认为中国制造业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抵御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田锋: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 做好战略选择,舍得放弃,集中优势资源,扩充优质资产,确保利润。选择几个拳头产品,聚焦做好研发,保持领先。创新并不遥远,一个创新,可以短平快地挽救一个企业;冬天是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好时机。
2.) 积极冬泳,练好内功,优化流程,剔除多余环节。事实证明,积极过冬的企业肌体更强健。这样的企业一旦度过冬天,将强大数倍。要敢于采用先进的工具和方法来优化流程,一项实用的手段可以明显地帮助减员,提高效率;
效果体系
数字化技术分“效率体系”和“效果体系”两类。“效率体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让企业跑得快一些,在正确的方向和错误的方向上都是如此。 “效果体系”可以让你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路。产业升级,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向走正确的路。效果体系和效率体系的结合是理想的。
记者:请阐述一下“数字化技术”和“产业升级”的关系?您认为通过数字化技术是否可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为什么?
田锋:数字化技术与产业升级没有必然的联系,取决于你选择何种数字化技术和如何使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分“效率体系”和“效果体系”两类。“效率体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让企业跑得快一些,在正确的方向和错误的方向上都是如此。如果在错误的方向上,我倒认为宁可慢一点。“效果体系”可以让你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路,可以帮你不停优化和修正你的路线。产业升级,一定是要选择正确的方向走正确的路,只一个“快”字是没有用的。效果体系和效率体系的结合是理想的。
数字化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然的,但一定记住要选择一些效果体系类的数字化产品,譬如CAE仿真优化、CAI创新设计、CAQ质量设计。
记者:您认为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问题是什么?
田锋:一是意识、二是方法,三是积累。
1.) 关于意识,有人认为创新需要很多钱,要走很长的路。其实,一个并不昂贵的创新挽救一个企业的实例比比皆是。
2.) 关于方法,现在的企业敬创新如鬼神,认为创新距离自己是遥远的事情,是聪明人的事情,自己是普通人,想都不要想。其实,如果这些企业知道创新是有方法可遵循的,有工具可利用的,就不会这么恐惧了。
3.) 关于积累,我指的是产品研发中的知识积累。不仅仅是PDM中的产品零部件图纸,而是这些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质量数据,以及产生这些数据的流程和知识。如果一家企业能研发出新一代奥迪,一定不是因为他PDM中存有历代奥迪的所有图纸,而是保存有前几代奥迪所有的功能、性能和质量数据,以及生成这些数据的流程和知识。
记者:目前企业在应用数字技术进行产品创新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田锋:
1.) 最大的问题也许是意识问题。主要是是磨刀与砍柴的关系问题,还有鱼和渔的关系问题。企业常常没有时间在设计前期用仿真、优化和质量技术来保证产品的一次成功,却常常有时间多次反复重新设计。企业常常没有钱和时间去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却常常有钱和时间去引入几个国际专家来解决几个具体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是自己的人员做一些培养就可以长期避免。企业常常没有钱和时间去利用数字技术消化和创新用市场换来的技术,但常常有钱和时间不停引进别人几乎过时的技术,过时了再引进,引进了再过时。
2.) 企业认为有了CAD/PDM,就算是数字化了,就可以支持创新了。其实这是误区。在中国,我们问企业,你们在使用何种产品设计软件,他们通常会说一个CAD软件的名字。在发达国家,同样的问题,他们通常会说一些CAE软件、优化软件、创新软件和质量软件的名字。我认为这也许就是“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距离。
3.) 仿真技术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工具,但往往大家在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才用这个工具。有些企业好一点,知道在产品实验之前,进行仿真计算,对产品进行校核。但其实在产品研发的流程中,仿真技术用得越早,对产品创新的效益越大,作用越明显,我们总是推荐企业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开始使用仿真技术。其实仿真优化技术也不是产品创新的最终技术,CAI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观念。仿真技术通常还是在现有的框架优化产品,而创新通常需要突破现有框架,CAI技术的目标就是突破思维框架,寻求更彻底的方法解决问题。
“精益”之光
精益研发平台从业务创新、流程精炼、产品优化和质量基因等因素入手提出性能指标树的理念,与PDM的产品结构树形成互补,可以高效地管理产品研发的过程,同时注重产品创新、优化、质量提升以及知识积累,从而加强研发,鼓励创新。
记者:安世亚太目前是否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哪些影响?精益研发体系将对中国制造业带来哪些方面的支撑和帮助?
田锋:相对来说,此次金融危机对高端信息化软件、特别是高端研发信息化厂商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我们的主要客户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研发需求不会因为此次危机而停止,这从各大厂商和我们自己的财务报表都能看出来。从长期视角来看,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是正面的,因为此次危机正在撬动中国中小企业的升级转型,实际上就是撬动了中小企业对研发软件的需求。这对我们来说,相当于增加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当然不论如何,我们也要过冬。别人都在过冬,我们不主动过冬,也许春天便是我们的末日。我们认为,能在熬过冬天,并在冬天依靠冬泳来强身健体的企业,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将强悍异常,在棉袄下和温室中过冬的企业将不堪一击。主动过冬的企业要选择冬泳过冬法,出台一系列优化流程,剔除多余环节,提高效率,加强研发,鼓励创新。这些方案在冬天到来之前都无暇顾及,而现在,正是苦练内功的好时机。
这些针对我们自己的思考,我相信也适用于我们的用户。用户在冬天一定也会考虑业务的创新、流程的精炼、产品的优化和质量基因的锤炼。我们的解决方案正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帮助企业,利用精益研发平台提出性能指标树的理念,与PDM的产品结构树形成互补,可以高效地管理产品研发的过程,同时注重产品创新、优化、质量提升以及知识积累。
记者:您对2009年的制造业信息化市场的增长情况预期如何?您认为明年信息化市场会发生哪些主要变化?安世亚太会做什么调整?
田锋:对于大中型企业,金融危机对他们的信息化、特别是研发信息化的采购影响不大,尤其明年和后年是五年计划的最后两年,需求会有明显的增长。对于中小企业,此次经济危机将会促使企业和政府抓紧进行产业升级,而产品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研发信息化产品过去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在消费,明年将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小型企业会大量增加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这正是我们公司未来几年的推广重点,我们正在设计一些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方案,帮助企业和政府做好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工作,共同发展。
后记:田锋的南京之行充实而紧张,与记者简短地会面后就赶到南京的企业去了解他们的创新设计需求,解决企业创新设计中的遇到的困难。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企业对精益研发平台的逐步认识和应用,借着精益之光的温暖,企业将安然度过寒冬。